(記者 孫鴻)近日,淮河早報、淮南網記者從市民生辦獲悉,按照新出臺的《10項暖民心行動2023年實施方案》,今年淮南市繼續推進暖民心行動,圍繞老百姓“急難愁盼”,辦好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,做好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。
就業是民生之本,我市開展就業促進行動。力爭137個城市社區達到“三公里”充分就業社區標準,舉辦招聘會不少于670場次;開展老有所學行動。參與學習教育活動的老年人達到13.8萬人,其中線下學習9.4萬人;開展老年助餐服務行動。新增城市老年食堂(助餐點)87個,農村老年食堂(助餐點)84個,鞏固提升已建成的551個老年食堂(助餐點)服務質量;開展安心托幼行動。新增托位5500個、公辦幼兒園學位3255個,各縣區不少于15%的幼兒園開設2—3歲托班。
看牙、停車、買菜……這些都是群眾天天有感的“關鍵小事”,把小事辦實、實事辦好,才能讓群眾看到變化、見到成效、感到幸福。開展健康口腔行動。開展6—9歲學齡兒童第一恒磨牙窩溝封閉、3—6歲學齡前兒童局部涂氟等公益活動,覆蓋16%的適齡兒童;開展便民停車行動。新增城市停車泊位2.4萬個以上,其中公共停車泊位2500個以上;開展文明菜市行動。整治和改造提升城區菜市約18個、鄉鎮菜市約41個。
吃得更豐富,有更多健身場所,享受更高質量的家政服務,這些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將得到滿足。開展“新徽菜·名徽廚”行動。開展徽菜師傅技能培訓不少于1300人次,新增徽菜師傅不少于960人;開展放心家政行動。培訓家政服務人員27400人次,力爭新增家政服務人員5000人;開展快樂健身行動。完成397個以上健身設施的維修改造和升級補建,參加賽事活動人數不少于25萬人次。